首页
院系新闻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英国阿伯丁大学商学院陈晓磬主任来我院开展海外实习回访和3+1项目交流

发布日期:2025-09-19 浏览量:

       9月19日上午,英国阿伯丁大学商学院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陈晓磬博士莅临经济管理学院,就2025年度海外实习项目进行回访,并围绕“3+1”本硕衔接合作办学与我院教师代表开展深入座谈。副院长江红艳、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系负责人王华清、企业管理系负责人牟宇鹏、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冉及中加国际MBA项目主任张一凡等相关教师出席座谈会。

会上,江红艳副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陈晓磬主任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回顾了双方自2024年签署“3+1”合作协议以来在联合培养、师资互访、海外实习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她指出,阿伯丁大学商学院是英国的顶尖商学院之一,学院高度重视与阿伯丁大学的深度合作,期待以此次回访为契机,进一步优化项目设计,扩大学生受益面。

 

1 江红艳副院长介绍办学成果

陈晓磬主任对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转达了阿伯丁大学商学院院长Professor Shiona Chillas对两院合作的高度肯定。她详细介绍了2025年度暑期海外实习项目的执行情况:来自我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商管理等专业的20名本科生在阿伯丁完成了为期2周的海外实习课程,并赴Mackie's、NDC等机构开展实地调研,学生满意度达96%。陈主任将学生对此次海外实习的反馈做了通报并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双方就海外实习的细节安排进一步商讨,对原有方案进行了修整和提升。

 

2 陈晓磬主任介绍海外实习执行情况

随后,双方围绕“3+1”项目运行细节展开讨论。陈晓磬主任称,阿伯丁大学商学院已决定自2026年起为合作项目学生预留额外奖学金名额(每人8000英镑),并开放商学院所有专业的硕士直升通道。双方就课程学分互认、毕业论文等具体操作流程交换了意见。

此次回访不仅巩固了两院的友谊,也为“3+1”项目提质增效注入了新动能。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各项合作项目的宣传,以推动合作项目的顺利展开,并探索在博士层次开展合作,共同打造中英商科教育合作的新标杆。

 

3 集体合影

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简称AU)于1495年在苏格兰阿伯丁创立,是著名的教育和研究中心。该校是中世纪创建的四所苏格兰古大学之一,也是全英校龄第五长的大学,阿伯丁大学自创校以来,一直是英国的最具历史,代表性和实力的顶尖研究型学府之一,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质量举世闻名,拥有五名诺贝尔奖得主,胰岛素和核磁共振都是由阿伯丁大学教授发明的,是英国20所明星级大学之一。在各类权威排名中,阿伯丁大学长期处于精英大学行列,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中位居世界208位。

撰稿:张一凡

                                                                                                                                                                                       摄影:周  

一审:江红艳

二审:李新春

 

附:经济管理学院英国阿伯丁大学海外实习总结(人力2022-1班李卓凝)

本次海外实习项目位于英国苏格兰地区的阿伯丁市,为期两周,内容涵盖学术课程、文化参访与企业实践等多个维度。通过课堂学习、实地调研与文化沉浸,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阿伯丁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经济结构与社会文化,也在跨学科学习和国际交流中拓展了视野,提升了综合素养。

一、城市印象与文化初探

阿伯丁作为苏格兰东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其发展历程与海洋贸易和石油工业紧密相连。城市建筑多以花岗岩为材,素有“花岗岩之城”的美誉。实习初期正值当地举办几十年一遇的Tall Ships Races帆船赛事,港口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街头巡游、文化表演和市民互动让我们直观感受到阿伯丁作为海洋城市的开放与活力。尽管常住人口仅约20万,赛事期间却涌入了超过50万人,城市氛围热闹而有序,体现出较高的公共活动组织能力。

在与当地人的接触中,我们注意到他们生活节奏舒缓、待人友善,与国内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雨天中不乏悠然行走、不撑伞的市民,街头表演不拘形式、轻松自在,折射出当地文化中重视体验而非结果、追求松弛与自洽的生活态度。这种文化差异促使我们反思自身在学业和生活中惯有的焦虑与“内卷”心态,开始思考如何在效率与松弛之间寻找平衡。

二、学术课程与跨学科启发

本次实习安排了多门学术课程,涵盖金融科技、机器学习、能源经济、房地产管理等领域,由阿伯丁大学的教授和行业专家授课。课程设计注重跨学科融合与前沿应用,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知识边界。

Dr. Weihao Han的“Fintech”课程中,我们认识到数字技术如何重塑传统金融行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算法模型,金融服务正变得更加精准、高效,尤其在用户画像、风险控制和普惠金融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同时,隐私保护与监管合规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Dr. Desidre Coopasamy的“Technology and Audit”课程则从审计角度探讨了数字技术对企业治理的全方位影响。她指出,数据分析不仅提升了财务审计的效率和深度,也在企业声誉、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Dr. Rainer Schultz的“Machine Learning and Business Applications”课程虽然因语言和基础差异带来一定挑战,但其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我们建立起对机器学习基本概念与应用场景的理解。课程中涉及的决策树、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等内容,为我们后续理解数据分析在商业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这些课程共同指向一个趋势:在数字时代,学科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复合型知识和跨领域能力愈发重要。作为商科学生,我们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培养数据思维和系统视角,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文化参访与历史体验

实习期间,我们参访了多处历史文化遗址与自然景观,深入感受苏格兰的人文与地理风貌。

Dunnottar Castle是一座位于悬崖之上的中世纪城堡,曾是苏格兰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其险要的地形、厚重的石墙和壮丽的海景令人印象深刻。通过讲解,我们了解到城堡在苏格兰独立战争中的角色,以及它与玛丽女王等历史人物的关联。这座城堡不仅是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苏格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Pitmedden Garden则展现了17世纪法国皇家园林的风格,功能分区清晰,景观优美。其历史变迁——从贵族私园到战时菜园,再到如今的文化遗产——折射出苏格兰社会与经济的演变。附近的Forest Farm让我们体验到苏格兰牧业的现代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牧场中奶牛散养、儿童嬉戏的场景,呈现出高福利社会下人们的生活品质与精神面貌。

在格拉斯哥的Kelvingrove艺术与博物馆,我们注意到其展览设计极具儿童友好性,语言通俗、互动性强,体现出公共教育中的包容与创新。博物馆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呈现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也让我们感受到苏格兰社会对待历史的坦率态度与文化自信。

四、企业参访与行业洞察

企业参访是本次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走访了Mackie's of Scotland冰淇淋工厂和The National Decommissioning Center(NDC),深入了解了苏格兰在可持续发展与能源转型方面的实践。

Mackie's是一家家族企业,通过光伏和风能实现能源自给,并全面采用环保包装,体现出企业在碳中和目标下的积极行动。其案例说明,传统行业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转型,并保持市场竞争力。

NDC则是一个致力于海上石油设备拆除与海洋生态修复的研发中心。其使命源于北海油田的衰退与环保政策的加强,但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学科、多机构合作的高端研究平台。该中心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还涵盖法律、经济、生态等多领域研究,并通过3D模拟技术实现远程操作,展现出科技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核心作用。NDC的成立与运营,反映出阿伯丁从石油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战略努力,也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生活体验与跨文化反思

在阿伯丁的生活中,我们逐渐适应了当地的饮食、气候与社交方式。苏格兰早餐分量充足、偏咸口味,与国内云腿、腊肉等传统食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映出历史上食物保存的需求。Crovie Village等小渔村的宁静与美丽,让我们体会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栖居,也感受到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珍视。

在与校园大使、教授和普通市民的多次交流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他们普遍表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热情、友善与乐于助人的态度。无论是在校园中迎面遇上的微笑与问候,还是在街头问路时对方耐心甚至亲自引路的细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开放,让我们在异国迅速产生归属感。这种社会氛围,与国内大城市中常见的疏离感、警惕性和快节奏下的漠然形成鲜明对比,促使我们不断反思社会压力、文化传统以及人际连接方式之间的深层关系。

我们意识到,阿伯丁这种松弛而温暖的人际生态,或许与其相对较小的人口规模、相对均衡的社会福利保障以及长期形成的社区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在高竞争、高负荷的国内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被效率至上和绩效主义所挤压,情感互动常让位于功能交换。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们体验到另一种社会可能的存在,也引发我们对自身文化处境与发展模式的再思考——在追求效率与增长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可能逐步培育出更温暖、更包容、更愿意“停下来关心他人”的社会性格。

六、总结与展望

本次阿伯丁海外实习不仅是一次学术与文化之旅,更是一场自我发现与成长之旅。我们不仅学习了前沿的专业知识,参观了悠久的历史遗迹,体验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还在跨文化对比中深化了对自身身份与未来方向的认识。

阿伯丁这座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转型中的经济与松弛的文化氛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现代性与发展路径的独特窗口。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种不同于国内的发展逻辑和生活哲学,也看到了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回国后,我们将继续消化本次实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努力将国际视野、跨学科思维与文化包容力融入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感谢阿伯丁大学、项目组织者及所有教授、工作人员的支持与指导,也感谢同行同学们的互助与分享。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们大学生涯中难忘的一页,激励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