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27日,中加国际MBA 2022级创新班迎来了《International marketing》的课程,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教授Prof. André Richelieu以国际营销的要素、品牌效应的关键等内容为课程重点,带我们打开了众多中外品牌的“朋友圈”,看一看他们所创造的“品牌+”的传奇故事。

“品牌+文化”:不断进化和高度本土化的过程
据相关统计,当品牌进入不同市场时,需要融合当地文化才能达成好的传播效果。益普索创意评估服务线通过对1,200多条广告的分析发现,把一条成功的广告直接投放到另一个国家的市场上,同样成功的概率只有31%。当我们分析一些长期的品牌效应时(如品牌表现、品牌亲密度等),发现结果是一样的。
在课程开始,教授就抛出一个问题“文化在国际营销中是否重要?”大家纷纷表示,当然重要。企业会根据当地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适当调整品牌产品。有的同学谈及在四川的麦当劳餐厅会更辣,在印度也会提供咖喱味的麦乐鸡,等等,通过适应当地特色文化来迎合当地需求。

教授表示十分赞同大家的观点,随即播放了奥利奥、NBA等视频案例后,他表示,理解和融合不同的文化并非易事,文化是一系列信仰、传统、习惯和行为规范等的组合,而品牌营销就是要实现它不断进化和高度本土化的一种过程。
“品牌+营销”: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从一国走向世界
华为、大疆科技、健力士黑啤酒⋯⋯随着一个个知名品牌的案例讨论,大家踊跃分享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教授充分交流互动。教授讲解到,这些品牌的国际化经营都是实现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从一国走向世界。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教授着重表示,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理论有渐进论和跳跃论。渐近论认为企业从国内经营到国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而跳跃论认为国际化经营呈现跳跃式发展,可以跨越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比较这两大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它们的理论依据不同,经营环境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知程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品牌+故事”:故事化宣传助力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喜好度
随后的几天课程中,教授又详细向我们讲解了国际市场定价、国外市场分销和物流等知识点,让我们更加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相关内容。教授最后提及,对于品牌推广者而言,通过音乐、场景的营销合作更能够将品牌内容更好地传达给大众,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建立与大众的心智联系,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喜好度。
“当然,讲述品牌故事并不是为了吹嘘或博取同情。真正有效的品牌故事应该是基于真实、有意义、有价值、有共鸣的内容。”教授强调说。
每一次课程都是一次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对于创新班的同学而言,此次的四天让我们尤为记忆深刻。为了准备最后一天公司品牌案例展示,各个小组的每个人都齐心协力,有的同学负责ppt、有的负责文字部分、有的负责查找视频。在课程之余里,常常可以看到一起讨论到深夜的四五人、一次修改ppt的两个伙伴、一遍遍演练展示的小组们。



“宜家、华为、大疆、农夫山泉、特斯拉、paypal”随着8月27日一早,六个小组的依次汇报展示,让教授对大家的知识掌握、努力准备、出色展示给予了高度赞扬。
于危中寻机,于创新中突破。一个品牌的未来,离不开创新实干的力量。无论是中国品牌还是世界品牌,都要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不断向上攀登。品牌发展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相信中国品牌将为世界品牌的发展擘画新的蓝图,也会见证并陪伴全球企业抵达梦想的诗与远方。

撰稿人:吴限
审核人:吉峰